電視、電腦、平板、手機:四屏爭奪戰(zhàn) |
發(fā)布時間: 2012/7/24 16:44:21 |
消費電子正在告別百花齊放的時代,一個“云計算+移動互聯(lián)網+四屏”聯(lián)動的“四屏時代”已經來臨。 3100家參展商帶來的20000款產品,擺滿了24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展區(qū)。1月10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開幕的2012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被主辦方宣稱為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 然而,在這么多的參展產品中,最酷的是什么? 是屏幕可360度旋轉的聯(lián)想IdeaPad YOGA,還是采用超薄面板的LG 55EM9600 OLED TV,或者是可在8小時內測出人體基因組序列的DNA測序儀? 事實上,在那20000款產品中,可供選擇的讓人眼前一亮的新產品并不太多。當創(chuàng)新的光環(huán)在CES中逐年減退,消費電子產業(yè)正在趨于平淡。 這種平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各大廠商對于產品的看法和理解越來越趨同。在移動互聯(lián)網與云計算車輪的碾壓下,消費電子產品的內涵與外延正在發(fā)生變化,任何產品都不再以單一形態(tài)存在,而是互相融合與跨界的面向個人消費者的解決方案中的一部分。消費電子正在告別百花齊放的時代,一個“云計算+移動互聯(lián)網+ 四屏”聯(lián)動的“四屏時代”已經來臨。 雖然這種趨勢在前幾年的CES上就已顯現,但是都沒有2012年的CES來得這么熱烈。經過前幾年的預熱,包括智能電視、個人電腦、平板和智能手機在內的四屏戰(zhàn)略,已經被諸多主流廠商明確提出。 隨著四屏時代的來臨,傳統(tǒng)的以功能劃分這4類產品的做法正逐漸被摒棄——事實上,四類產品的功能越來越趨同,最大的不同就是屏幕的尺寸。不同尺寸的屏幕,滿足消費者在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在聯(lián)想集團,其內部的電視、電腦、平板等產業(yè)線的劃分,就是以屏幕尺寸以劃分標準。這四塊屏幕就是消費者通過“移動互聯(lián)網”進入“云計算”戰(zhàn)略要地的入口,誰缺了一塊屏幕,就相當于少開了一扇門。這就是為什么在已經趨于飽和的智能手機市場,不斷有家電和PC廠商加入紅海競爭的原因——在真正的行業(yè)巨頭尚未形成之時,他們無不希望將產品線擴充到四屏,并背水一搏。 一定程度上,今天的消費電子產業(yè)很像十多年前的企業(yè)級IT市場。那時候的企業(yè)級市場,存在著很多分別專注于安全、存儲、網絡、服務器等不同領域的廠商,但隨著后來的不斷兼并重組,整個行業(yè)形成了今天的IBM、Oracle和HP的“三駕馬車”之勢。企業(yè)級市場選擇供應商的首要考慮因素就是供應商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 有理由相信,企業(yè)級IT市場的這些變化,很可能在消費級市場重演。隨著云計算+移動互聯(lián)網+四屏聯(lián)動模式的確立,消費級市場也將會重新洗牌,形成幾家能提供整體消費級市場解決方案的行業(yè)巨頭,并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 2012年的CES,是四屏大戰(zhàn)的起跑線,聯(lián)想、三星、LG、索尼、HP等已經在四屏戰(zhàn)略上完成布局的廠商,站在了相同的起跑線上,爭奪行業(yè)的甲乙丙丁,而他們的背后,Google、英特爾、微軟、高通等則扮演著“武器供應商”的角色。 具體來看,2012年的CES雖然鮮有可圈可點的創(chuàng)新產品,但是一些微創(chuàng)新的產品仍然值得稱道。 智能電視搶位在2012年CES的主展區(qū)和會刊上,Google TV都占據了最為顯著的位置,更是打出了“重新發(fā)明電視”的宣傳語,希望借助智能電視,改變家庭娛樂的方式。 Google TV曾在上一年的CES上搶盡風頭。在去年秋天進行產品升級之后,此次CES上帶來的Google TV在用戶體驗上要成熟很多。在一如既往強調互聯(lián)網應用的同時,Google TV在視頻和電視節(jié)目搜索和Youtube視頻內容訪問等方面進行了優(yōu)化,并推出了針對Google TV的應用商店。LG、索尼、三星和Vizio都推出了各自的Google TV產品,在英特爾退出Google TV陣營之后,Marvell和MediaTek接替英特爾為Google TV產品提供芯片。 除了Google TV陣營之外,聯(lián)想集團也在此次CES上首次發(fā)布了智能電視產品ideatv K91。 聯(lián)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ideatv是全球第一臺搭載安卓4.0系統(tǒng)和雙核CPU的智能電視,將為用戶帶來三類精彩的功能體驗,包括智能化的人機交互,高品質的視頻點播,以及高性能的開放應用平臺。 與Google TV相比,這款主要面對中國市場的智能電視產品在人機交互和視頻內容等方面都頗具優(yōu)勢。ideatv可以通過語音進行文字輸入和控制、用體感設備玩游戲、通過人臉識別登錄用戶賬號等。通過對各種不同交互方式和交互邏輯的整合優(yōu)化,無論是看視頻、玩游戲、玩應用還是看電視,都能提供很好的人機交互方式。 同時,ideatv還可以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個人電腦等其他終端互聯(lián)互通、實時同步、分享內容。聯(lián)想在視頻資源方面也進行了提前布局。2011 年3月,聯(lián)想和上海百視通合資成立“視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專門為ideatv用戶提供定制的海量高清正版在線視頻資源。目前,用戶可以在ideatv 上欣賞超過10萬小時的正版高清視頻。 此外,三星、LG和索尼等電視廠商也發(fā)布了各自的智能電視產品,特別是搭載了超薄面板的OLED智能電視產品,在本次CES上受到了格外關注。 與2011年CES上的智能電視熱潮相比,2012年各大廠商對智能電視的理解正趨于統(tǒng)一,更好的人機交互、豐富的應用程序商店和視頻點播成為智能電視產品的標配。 不過,智能電視的市場仍然處于預熱期,離真正引爆尚有一段距離。一方面,很多展出的智能電視產品離真正走入客廳尚有差距,要真正改變家庭娛樂的方式,智能電視產品不能僅僅是放大之后的電腦,作為一個家庭娛樂終端,需要各大廠商在圍繞著家庭推出更多應用,并家庭成員和人機互動、應用程序、視頻內容等方面有針對性的加強。同時,由于帶寬等方面的限制,客廳離普遍具備接入智能電視的條件也尚需時日。此外,與手機等快消品相比,電視的更新周期相對要長,智能電視的引爆點尚需等待。 即便如此,仍然有理由相信,圍繞著智能電視這個“第四屏”的爭奪將越來越熱烈,甚至成為能否在四屏大戰(zhàn)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超級本救PC?英特爾公司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歐德寧在1月10日的演講,成為本次CES上最炙手可熱的演講之一。原定下午3點半開始的演講,在中午12點就已有人提前等候排隊——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是奔著英特爾提出的“超級本”而來。 在歐德寧的演講中,“超級本”也毫無懸念地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在2011年5月31日的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英特爾公布了超極本愿景,旨在通過一臺單一設備就各種應用提供豐富完整、毫不妥協(xié)、令人滿意且更加安全的計算體驗。具備更長的電池續(xù)航時間、基于主流價位,英特爾期待超極本設備像8年前的英特爾迅馳移動技術一樣,帶來移動計算的革命。 一如英特爾的期待,超級本在移動計算產業(yè)確實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此次CES上,筆記本電腦領域的新產品幾乎成為了超級本的獨角戲,展出的各類超級本超過75款。 聯(lián)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告訴記者,更加輕薄、更長的續(xù)航時間和更豐富的應用是筆記本電腦未來的發(fā)展方向,而超級本恰恰順應了趨勢。聯(lián)想集團展出了多款超級本產品,在媒體溝通會上,楊元慶重點介紹了ideapad YOGA。這款多形態(tài)變形筆記本電腦,通過全新的設計實現了超薄筆記本與平板電腦的跨界融合,與傳統(tǒng)的筆記本電腦相比,YOGA采用聯(lián)想自有專利認證的 360°可折疊掀背式設計,使YOGA的隨時隨地可以變形。YOGA 采用支持10點觸控的IPS廣視角炫彩屏,搶先選用備受矚目的Windows 8系統(tǒng),加上為用戶精選多款最具人氣的APP應用, 整體構建了最佳的用戶體驗。同時,YOGA只有16.9毫米的厚度、1.47公斤的重量,實現了長達8小時的超長續(xù)航,并通過EE2.0的底層加速技術保證了2秒快速喚醒。 PC領域的另一重要廠商戴爾也發(fā)布了全新的超級本產品——采用了英特爾酷睿 i7處理器的全新產品XPS 13。這款計劃在2012年2月上市銷售的產品,僅重1.35千克,電池續(xù)航時間長達8個小時。戴爾全球運營與終端用戶計算解決方案副主席杰夫•克拉克表示,這款新的PC能夠保持始終開啟、始終更新的狀態(tài),這種體驗正是用戶希望所有設備可以提供的。這款超極本采用了能夠自動檢測WiFi網絡的英特爾智能連接技術,因此即使在休眠模式下也能總是聯(lián)網并更新電子郵件等內容。 在歐德寧的演講中,還透露了英特爾對于超級本的后續(xù)動作。比如,采用英特爾革命性的22納米3-D三柵極晶體管,研發(fā)代號為“Ivy Bridge”的第三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將在2012年推出。通過該處理器,英特爾工程師將在2012年進一步加快超極本的創(chuàng)新步伐。臺上展示的可折疊超極本概念設計,擁有一個可滑動的鍵盤,能夠將PC變成觸摸屏平板電腦,便于觀看電影或閱讀。英特爾還在研究下一代計算互動:直觀的、逼真的短程手勢識別。 平淡的手機和平板雖然蘋果一如既往地缺席了CES,但是智能手機和平板的故事仍然大部分圍繞iOS和安卓,畢竟這是目前最為重要的兩大智能手機和平板陣營。經過 2011年的智能機和平板大戰(zhàn),2012年的CES上智能手機和平板顯得平淡了許多。除了性能上的提升,可圈可點的創(chuàng)新確實不太多。 在眾多廠商發(fā)布的新款基于安卓系統(tǒng)的智能手機中,LG Spectrum、索尼Xperia Ion、HTC Titan II、聯(lián)想K800 、三星Galaxy Nexus、Motorola Droid 4 和華為Ascend P1 S等普遍受到的肯定比較多。特別是華為Ascend P1 S,這款宣稱全球最薄的智能手機,配備4.3英寸顯示屏,分辨率為960×540,內置1.5GHz雙核處理器,800萬像素后置攝像頭,支持1080p 視頻攝錄,并預裝Android 4.0操作系統(tǒng)。 在iOS和安卓兩大陣營之外,諾基亞希望借助新款Windows Phone智能手機Lumia 900上演東山再起,重返美國市場。這款采用最新的 Windows Phone 7.5 芒果操作系統(tǒng)的手機,不僅擁有華麗的用戶界面和絕佳的用戶體驗,還有著超大的 4.3 英寸顯示屏,整機厚度僅為11.5mm。諾基亞Lumia 900計劃于2月份在美國由AT&T獨家發(fā)售。 與略顯平淡的智能手機一樣,此次CES上展出的平板電腦也缺少吊人胃口的創(chuàng)新。由于Windows 8要在2012年10月才會正式推出,原本最具潛力在平板領域掀起巨大變革的Windows 8平板并無太多新品展現。超級本的出現,也讓很多平板廠商失去了推出具有組合擴展功能平板的興趣。相比之下,2012年CES上平板電腦領域最大的創(chuàng)新莫過于新版安卓操作系統(tǒng)和四顆處理器的采用。 不管怎么樣,對于2012年CES來說,智能手機和平板都是平淡的一年。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prubsntakafu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