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運營商“較量”轉戰(zhàn)互聯網:面臨共同阻力 |
發(fā)布時間: 2012/9/3 19:16:29 |
電信運營商“較量”轉戰(zhàn)互聯網:面臨共同阻力核心提示:正當中國電信通過獨立化運作八大基地公司,試圖為自己加入互聯網基因時,又一個通信運營商巨頭開始了走互聯網道路的嘗試:近日有消息稱,中國移動正準備將9大業(yè)務基地合并成立第五個專業(yè)子公司——“互聯網公司”。 中國IDC圈8月27日報道,正當中國電信通過獨立化運作八大基地公司,試圖為自己加入互聯網基因時,又一個通信運營商巨頭開始了走互聯網道路的嘗試:近日有消息稱,中國移動正準備將9大業(yè)務基地合并成立第五個專業(yè)子公司——“互聯網公司”。繼移動、固網領域之后,兩大運營商很可能在互聯網領域再次正面相遇,這一次,誰會走得更快一點呢? 中移動學會花錢了 8月17日,中移動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度財報,報告顯示,上半年中國移動營收達2665億元,同比增長6.6%;凈利潤622億元,同比增長1.5%.與這份并不十分令人滿意的報告同時披露的,是中移動將與科大訊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認購新股和戰(zhàn)略合作展開初步協商,加上此前媒體報道的“互聯網公司”,以及正在研究統(tǒng)一標識的增值業(yè)務,可以看出,中移動最近的互聯網戰(zhàn)略動作頻頻。 “中移動正慢慢學會如何花它手中持有的巨額現金。”資深電信行業(yè)分析師付亮認為。隨著中國移動通信市場的爆發(fā),中國移動在短短幾年內積累了巨額現金,盡管此前也曾投資鳳凰衛(wèi)視、浦發(fā)銀行,對中廣傳播的投資也將于近日敲定,但付亮認為,這些投入更多是出于資本和政策的考慮,對于移動自身業(yè)務的支撐卻有限?梢宰糇C的是,前幾次投資后,曾被業(yè)內普遍看好的中移動支付、視頻等業(yè)務,卻并沒有與投資對象有太多的直接關聯,而推出CMMB業(yè)務的中廣傳播,近兩年業(yè)績也并不好看。 但科大訊飛不同,這個有著中國Siri之稱的互聯網公司,不僅業(yè)務產品成熟,而且與移動業(yè)務有著天然的契合,“中移動對它的注資,將對已有業(yè)務形成支撐。”付亮認為,這說明移動正試圖增加自己在互聯網領域的份量,“成立互聯網公司的意義也是如此。” 兩大運營商面臨共同阻力 然而,與中國電信嘗試注入互聯網基因一樣,中國移動的轉型遭遇了同樣的質疑:傳統(tǒng)運營商的思維能否改變,互聯網公司與各省公司的關系如何協調,新公司是否可以不拘一格引入人才……在成立獨立分公司的道路上,中國電信走得略微早一些,它所面臨的問題和阻力,具有相當的代表性。 今年3月底,中國電信成立了云計算公司,其定位是獨立運作整個電信集團的IDC、云計算、CDN等業(yè)務,負責這些業(yè)務的規(guī)劃、技術研發(fā)、運維等工作。如今低調運轉近5個月的云計算公司,在與各省公司的職責劃分上仍然沒有理清。 “還沒有完全獨立,因為很多問題都沒有最后明確。”一位接近電信云計算公司的人士告訴《IT時報》記者,原本云計算公司計劃6月份推出云主機、云存儲等產品,但如今時間節(jié)點都往后移了,“產品推出后,和省公司的關系如何處理?如何結算?各省公司的IDC是不是都要劃分到云公司?各種方案的推行都有不小的阻力。”這位人士透露,尤其是IDC業(yè)務,如今已經成為各省公司一個重要的營收來源,如果全部劃分到云計算公司,以前省公司的投資成本怎么計算?“現在各省公司指標壓力都很大,不太可能輕易放手。” 除了利益之外,業(yè)務審批的流程也在拉長。電信某省公司人士告訴記者,以往IDC資源建設,只要省公司內部審批通過即可,現在集團要求必須上報,并由云計算公司一起審核項目,“今年到現在,一個項目也沒批下來,而以前最多三個月就能完成。” “電信遇到的問題不會是孤例。”付亮認為,同樣的阻力將擺在中移動面前,尤其是今年中移動經歷了換帥,奚國華時代的中移動,已經展現出與前任不太一樣的風格,而這種變化必然會使移動對中高層管理者任命更加穩(wěn)健,“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束縛互聯網公司的手腳。” 電信將走得更快 當然,盡管存在各種阻力,但成立專業(yè)子公司、專注發(fā)展互聯網業(yè)務、擺脫成為純粹管道的思路,已經成為運營商的共識。從目前模式來看,中電信、中移動走得并不一樣。電信更偏向單一路徑發(fā)展,一個業(yè)務成立一個獨立公司,移動則側重整合,九大業(yè)務基地將并入同一個公司,誰會走得更快呢? “電信的步子將更快。”付亮分析道,此前中電信剝離中通服、號百公司,已經在成立獨立分公司的模式上有了成功經驗,而且單個業(yè)務成立公司,會對主要業(yè)務方向集中支撐,“集中火力跑得更快。”而中移動互聯網公司與幾大基地之間的管理模式將很可能制約其前期發(fā)展,“如果總公司與基地之間是松散管理,那么合并的意義并不大,如果是緊密管理,資源可以共享固然好,但由于不同業(yè)務方向對資源需求有差異,如何合理分配是個問題。” 記者手記 運營商走互聯網道路要學會的兩節(jié)課 三年后,三大運營商會不會在互聯網領域重新成為競爭對手呢?答案是必然的。向互聯網轉型,是三家企業(yè)都在做的事情,成立增值業(yè)務基地,并將其公司化、獨立化,試圖通過體制上的變化,為自己注入互聯網基因。但問題在于,大家走的路太相近了?纯锤骷业脑鲋禈I(yè)務吧,無外乎都是應用商城、閱讀、音樂、動漫、云計算、手游等等,試想,如果真正獨立運作,拋開各自的運營商背景和用戶優(yōu)勢,這些業(yè)務作為純粹的移動互聯網業(yè)務投入市場,必然將正面遭遇,再加上已有的其它移動互聯網公司,競爭之慘烈,現在便能想象一二。 因此,在著手打造全新互聯網公司時,電信運營商首先要學會的第一課,應該是創(chuàng)新。能不能找到真正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移動互聯網應用?能不能讓這個生態(tài)圈里的開發(fā)者們都能夠賺到錢?能不能顛覆蘋果模式,不再為其打工?想清楚這些問題,想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該做什么,可能比單純成立公司更重要。 電信運營商要學會的第二課是適應互聯網環(huán)境?纯唇站〇|和“美蘇”大戰(zhàn)吧,幾條微博便能引發(fā)一場整個行業(yè)的價格戰(zhàn),幾天之內便能一決高下;再看看優(yōu)酷和土豆的“聯姻”,兩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從打官司到合并,中間相隔不過一兩個月……這個市場風云變幻如此之快,競爭手段如此詭譎多變,習慣于走流程、做PPT的運營商,你們準備好面對了嗎?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prubsntakaful.com】 |